《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日前发布。《规划》总结了成都在竞技体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竞技体育规模、结构、效益不均衡,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规划》提出,
“十四五”时期成都体育的主要目标是:将通过优化项目设置、完善学校布局、开放社会办训,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活力高效”的竞技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本土优秀运动员、职业运动员等城市体育明星培育力度,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职业俱乐部的数量与实力明显提升,本市运动员对国际大赛的国家贡献率稳步提高。
四川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将于2022年8月在乐山市举办,《规划》提出,成都体育代表团要在第十四届省运会实现“金牌、奖牌、总分”三项第一的运动成绩。第三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202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规划》中也提出了运动成绩实现“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目标。力争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夺得金牌。
在主要目标之外,《规划》还到,将在“十四五”时期加强竞技体育设施布局,借鉴国内外先进运动训练基地建设运营经验,在天府奥体公园区域选址建设涵盖若干项目训练场馆以及配套运动科研中心、运动康复医疗中心、体能训练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功能的成都天府国际竞技训练基地,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竞技体育科研中心,为优秀运动员提供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疗康复保障。依托市乒乓球运动学校规划建设天府国际乒乓球公园,满足国际乒联机构落户、开展国际培训、承办赛事活动、承接集训备战、深化体教融合等需求,促进老城更新。加快推进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
“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增强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提升世界赛事名城高度。坚持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推动竞技体育集约化、科学化、社会化、职业化发展,努力形成具有领先性、开放性、国际性的都市型竞技体育发展格局。具体将体现在构建开放办竞技体育新格局、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优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着力培养顶尖竞体人才、提升科技助力水平等方面。